猫下泌尿系统综合症(FLU),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猫下泌尿道系统病变,尤其是膀胱至尿道阴茎部位的病变。临床表现为尿刺痛,尿血,尿淋漓,甚至是尿闭。患病动物表现痛苦,食欲下降,消瘦。反复发作者最后会诱发慢性膀胱炎,并发尿道狭窄或阻塞者,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。 很多资料和文献对此病都作出了详细论述。我们统计了几年来北京地区的发病动物,发现有如下明显特点: 1、有明显的地域特点。 家养猫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养猫。室内猫发病率高于室外猫。外国猫发病率高于家猫。 2、性别特点: 从2010年至2012年,我们把临床上61例猫下泌尿道系统综合症病猫,,进行了分析总结,发现仅有3例母猫出现了泌尿系统病变。公猫发病率占到了95.08%。 3、年龄特点: 本病的发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。61例患病猫中,7岁以上的老年猫共计20只,3-7岁的患猫共17只,3岁以下的青年猫共24只,其中1岁多的患猫有19只。占到了发病动物总数的31.14%。 通过以上总结,我们发现,猫泌尿系统综合症的发生,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密切关系: 1、食物中矿物质含量比例不平衡,动物饮水减少。尿中的某些物质成分达到过于饱和状态,产生结晶,进而形成结石。但基本是砂状结石。 2、动物过于肥胖,活动量下降。经常憋尿。导致尿液浓缩,粘稠,诱发慢性膀胱炎。 3、尿道的细菌感染和炎症。脱落的上皮细胞阻塞尿道。 4、猫砂的潜在诱因。膨化土猫砂在北京地区的使用非常普遍。其最大缺点是容易产生粉末,二是在结团变干之前容易污染猫猫生殖器周围。引起猫猫频繁舔拭外阴,产生炎症。 对于以上61例猫下泌尿道系统病变的动物,除了3只母猫外,另外有10例公猫经保守治疗,未再复发外,其余的48例患病公猫,都呈发复发作状态。经导尿管留置,抗生素跟踪治疗后,效果不明显。 我们采取了包皮与尿道粘膜吻合手术,进行尿道重建。除2例患猫因个体的原因,进行二次手术以外,其它都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。手术总成功率95.83%。 手术的步骤与方法如下: 1、术前必要的血液及生化检查。对于患有尿闭和氨质血症的动物,建议支持与营养疗法,导尿管留置,等症状缓解以后再考虑手术。 2、术前停食停水6-8小时。 3、舒泰诱导,呼吸麻醉。患猫俯卧保定。会阴及尾部大范围剃毛。腹部下置一厚软垫,或抬高屁股。烟包缝合肛门。术部大面积消毒备皮。 4、未去势的公猫先进行去势。 5、在肛门与阴茎的连接线上,靠阴囊略上的位置,做一横向切口。长约3-4CM。 6、钝性分离皮下结缔组织,脂肪层。让尿道阴茎部于创口内充分游离。 7、横断阴茎龟头部。止血。由助手轻轻挤压腹部膀胱,见有尿液从横断的尿道口溢出。自此处插入猫用硬质导尿管,确定尿道。并做简单固定。 8、继续分离尿道阴茎体。切除其上的阴茎退缩肌。分离至坐骨大孔周围,剪断坐骨海绵体肌,坐骨尿道肌。此时出血较多。
9、充分游离尿道阴茎体。用尖的眼科剪,沿阴茎尿道内插入的导尿管,纵向剪开尿道,于尿道球腺前部约1CM处横断剪开的阴茎尿道。 10、挤压膀胱,冲洗膀胱。冲干净其中的血凝块,砂状结石,阻塞物等。插入8号双腔硅胶导尿管。充起水囊。 11、做包皮与尿道粘膜吻合。要求缝合细密,不漏尿。逐层闭合创口。至皮肤。 12、术后抗生素一周。导尿管留置5-7天。 13、戴伊丽莎白圈2周。防止舔咬伤口及术部。 手术后的注意事项: 1、更换猫用下泌尿道处方粮。减缓结石的复发周期。 2、增加饮水。 3、控制体重,减肥。 4、更换水晶猫砂。或是木砂。 5、定期尿检。一般每三月一次。 手术后的并发症与补救措施: 1、术后最见常的并发症是尿道狭窄。狭窄部位来自手术重建及吻合组织的斑痕组织再生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跟组织的大范围分离,尿道球腺游离过浅,导尿管留置,尿液渗漏,缝合线的刺激等相关。动物临床表现能正常排尿,但仍有尿不净的感觉。上猫砂的频率多于正常。这种情况可通过口服盐酸黄酮哌酯来改善。5-10MG/KG,每日两次。饭后口服,连用30天。也可以肌肉注射强的松龙15-20MG,每周1次。连用4次。 2、会阴部神经末稍的损伤。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较少见。发生后的症状表现为不自主排尿,尿淋漓。会阴部远红外线理疗和腹部按摩,结合口服六味地黄丸等有效。 3、严重的尿道狭窄并发症病例,导致排尿困难,尿闭,对肾功能指标有直接影响者,必须进行手术补救,进行耻骨部尿道造口。术后症状即可得到改善。 |
Copyright © 2020 合肥金脑人光电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11004548号-14